老品牌 VS.新科技 丹堤咖啡的科技創新之路

文/劉偉瑩

圖/丹堤咖啡

27年歷史的丹堤咖啡,在產品研發與科技應用上不斷求新求變,今年一月進駐全台最大的新創聚落--林口新創園設立新店,林口新創店是丹堤咖啡以『新創實證場域』為訴求的概念店,是科技化的實驗型咖啡館,更是園區企業輕鬆辦公、互動交流的創業基地。店裡建置「行動支付自助點餐機」,消費者只要隨著自助點餐機的引導,選擇內用外帶、商品類別、商品內容、發票內容、拿取呼叫器、再以行動支付結帳,全程只要1分鐘。

 

除了自助點餐服務,條碼一掃就能兌換咖啡寄杯電子票券,還有自助取件、數位電子看板及人臉辨識互動智慧設備,最新的科技應用都在這間30坪不到的門店。一個不被潮流擊敗的老字號,為什麼必須擁抱新科技?

 

老品牌的挑戰

「就我們來看,『老字號』的意義一體兩面,一方面代表顧客的忠誠度和信賴度,另一方面代表不受年輕族群喜愛,就好像現在的年輕人愛用IG、Youtube,老人家才用臉書一樣。」一手推動丹堤走向科技創新的副總經理徐恒鈞,察覺到消費習慣變化太快,對老品牌是一大挑戰。

 

「年輕人喜新厭舊速度之快,在餐飲業,尤其是手搖飲店特別明顯,所以老品牌不只要讓忠誠客戶繼續喜愛,也得設法拉攏年輕族群。」徐恒鈞說,年輕人對網路、3C重度依賴,使消費習慣發生連鎖效應,所以在2012年,歷史悠久的在地咖啡品牌丹堤咖啡,成為第一家擁有手機App的連鎖咖啡店,從手機儲值、行動支付,到自助點餐機、咖啡寄杯、自助取件,七年內實現無現金的科技化應用願景。

七年內實現無現金科技化應用

徐恒鈞表示,丹堤咖啡的科技化應用分三個方向,第一是無現金支付,丹堤找來平台商合作,一次將十五六種市場主流的行動支付品牌一次整合到位,從google pay、Apple Pay,到街口支付、line pay、橘子支付、支付寶等等,什麼都能pay。金管會從2016呼籲商家開始導入行動支付,丹堤咖啡2017年就開始上線,早期現金支付約占六成,如今現金使用率已快速降到五成。

 

第二個方向是電子票券,徐恒鈞表示,現在消費行為已經破碎化,消費者只要有一支手機,任何時間一滑,就可以購物;除了購物時間破碎化,購物地點也破碎化,從賣場、便利商店轉移到了網路,零售業和餐飲業無不希望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買到自己品牌的商品。

從2013年起,丹堤咖啡推出業界首創的「行動送禮」服務,將實體通路商品轉換成為虛擬條碼,同時切入B2B市場。2015年再將行動送禮服務升級為行動購物網(https://shop.dante.com.tw),將電子票券的觸角從B2B市場,延伸至B2C市場,銷售B2C(自用)及B2C2C(送禮)的餐飲電子票券。2015年9月,行動購物平台上的餐飲電子票券,陸續在Momo、LINE、Gomaji、17Life等電商平台上架銷售,消費者購買電子票券後,在全台門市直接掃描QR Code就可兌換餐點,更加方便。

 

第三個科技應用是無人化服務,除了設置速食業常用的自助點餐機外,更結合去年開發的電子票券兌換系統,透過O2O商業模式,把人帶到店裡消費。數位電子看板則輪流播放菜單和活動訊息,其中的人臉辨識功能可將客人性別和年齡層分類,作為日後廣告運用。

 

徐恒鈞透露,目前正在測試另一種數位看板,除了顯示活動訊息外還有取餐叫號功能,客人入座時不需再拿震動器,可觀看數位看板上的編號進行取餐,或用手機掃描號碼牌上的QR Code查詢取餐編號,甚至可以下載App,號碼到了手機就會自動通知,把震動器設備轉化到消費者的手機上,未來預計在林口新創店推出。

 

丹堤現也有了超商的咖啡寄杯服務,消費者線上購買咖啡寄存在自己的手機內,需要使用時再到門市櫃台掃碼即可,也可透過自助點餐機掃瞄兌換,免去排隊兌換及櫃台人員核銷流程。去年10月起,指定門市更推出「咖啡寄杯,無人自取」服務,讓消費者體驗快速取餐、自助取件的無人趨勢。

科技應用帶來質與量的幫助

鈞說,無現金支付對營業額的直接幫助較難量化,可是對店面質化絕對有幫助。店員在尖峰時間面對大排長龍的顧客時,無形中提高了工作壓力,也更容易發生點餐失誤的情形;自助點餐機和無現金支付分擔了一部分壓力,店員可以顧到餐點品質。電子票券則明顯帶來業績成長,也就是從線上為線下帶來客源,B2B和B2C部分增加10~15%的業績。

 

有人說,餐飲業最適合數位轉型,但也有人說,餐飲業不可取代的是人的服務溫度,難道兩者不能相容?徐恒鈞對此下了註解:「科技應用與服務溫度就像是天秤的兩端,必須找尋合適的平衡點,例如人機協作,尤其是餐飲服務業,在不斷科技創新的同時,更須回歸原點、莫忘初衷」,丹堤咖啡導入各種智慧科技,不僅是為了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,更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的痛點,讓購物更加便利、服務更有溫度。

 

轉載自  流通快訊  餐飲產業情報  2020.02